close


24869_1428948683120_1214919254_31266448_2872793_n.jpg

 

回想自已第一次拿單眼相機,那時還是底片的時代。
在資訊非常不發達的時候,攝影其實是即為奢侈的興趣,尤其是初學者。為了拍到好照片,一卷36張底片能拍到2張好照片就是奇績了。也常常會遭來家人的不諒解,因為自已不懂,更無法找到好書來提升自已。

再次拿單眼相機時,已經是數位的時代了。
拿了自已一個月的薪水,買了CANON 450D。雖然現在看起來不是什麼特別高規的相機,但是只要自已用得上手就是好相機。再說數位的好處,就是拍的不好可以重覆重覆的再試,直到拍到好照片為止。

但,我覺得一本好的攝影書,提升自已攝影的能力更為重要!

市面上漫延著太多的攝影書,太多只要拿著相機超過五年的人也許都有這個能力出書。不過我是個很挑的人,畢竟是處女座的。要買,就要買對自已很有幫助的,最好是大師級人物所寫的書。因為這個想法,第一次看到這本,二話沒說就敗回家了。

他就是攝影大師:Michael Freeman


他說:「在攝影時,你用的是另一雙眼睛。」

拍照時,透過視景窗所看到的世界是有框架的,和雙眼看見的會有很大的差異。而攝影師在創作時,或基於自身經驗,或基於創作意圖,或基於構圖原理,也是用另一雙眼睛,觀看眼前的世界。所以,你該怎麼用你另一雙眼睛去看這個世界呢?

一幅畫面應該怎麼構圖?構圖要怎麼去配色?明暗對比,線條張力的配置與暗示?都是這本書非常詳細提到的。

這樣構圖才漂亮!但是為什麼?在臨場攝影決定性的瞬間,面對著千種萬種的不確定因素,不是所有東西都是靜物,該怎麼觀察、歸納、預測景物的變化,以捕捉到決定性的瞬間、高潮的一刻,才是重點。

我拿到這本書的第一個晚上,拿起書到放下時,已經看完了一半。有太多的驚訝,有太多的不了解。因為有太多的方法是我從來沒有想過甚至嘗試過的。

 

推薦這本書,「攝影師之眼:數位攝影的思考、設計和構圖 The Photographer’s Eye




本書章節:

1. 景框:探索景框的動線、裁切、接合、擴大、水平線等要素。

2. 設計基本原理:對比、圖案、結構、平衡感和視覺重量等。

3. 繪畫和攝影要素:水平線、垂直線、斜線、曲線、運動、焦點、曝光等。

4. 光影和色彩的構圖:關於光線、色彩、色調的解說,包括黑白攝影。

5. 意圖:帶領攝影者停下來思考拍攝的內在動機和意圖,你的目的是要取悅大眾,還是要與眾不同、出人意表?

6. 過程:是直覺,還是精心的構思?直覺又有什麼基礎?攝影呈現怎樣的藝術語法,又為何比繪畫更難分析?


如果你是初學者,或是想對自已的技巧進階。都可以從本書開始下手!一定會有所收獲。
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assp.php/vip--af000026111/exep/prod/booksfile.php?item=0010430329
  <- 連到這個網址,或直接按上面的圖都可以進入購買喔!

 




作者簡介

麥可.弗里曼

是能拍又能寫的專業攝影師。

他擔任專業攝影師已達三十多年,足跡遍及五大洲,拍攝題材涵蓋亞洲建築、亞馬遜叢林及非洲部落民族等,領域包括當代藝術設計到影像特效。多年來,他在美國國立史密森尼研究所的科學人文月刊中擔任資深攝影師,也為Time-Life系列叢書以及《國家地理雜誌》拍攝很多作品。

此外,他還出版了許多攝影書籍。除了數十本大開本攝影書,也撰寫了二十多本既專業又暢銷的攝影教學著作,其中代表作是《數位單眼相機攝影手冊》。他有些絕版書已成為行家蒐集珍藏本,市價甚至上衝三百美元。

他應出版社要求,撰寫了這些書之後,這本《攝影師之眼》,則是他第一本自發撰寫的專業攝影用書。他將數十年來的攝影心得和技巧都濃縮在這本書裡,也將過去所有教學用書中,深感不足的部分一一寫了進去。因此堪稱弗里曼集大成之著作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usherzaa 的頭像
    usherzaa

    麥ㄟ阿呢摃

    usherza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